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招生计划
第一条 2026年拟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2000余人(含推荐免试生和全国统考考生),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第二条 招生专业、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或《云南农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s://yjs.ynau.edu.cn/)。推免生招生人数以推免服务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学校可根据实际招生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章 报考条件
第三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四条 报考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以及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第三条中第(一)项的要求。
(二)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第三章 报名
第五条 报名时间
统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研招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推免生报名时间以教育部相关通知为准。
第六条 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考生须关注所在地省(区、市)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考试公告、报考须知、网上确认公告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 相关说明
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如实填报申请信息。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不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或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初、复试。
报考有关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相应报考条件并在网上报名时填报。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一)初试加分政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后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符合多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分值不得累加。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
2.退役大学生士兵〔即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
(二)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报名时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三)立功表彰退役军人免试生
对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符合免初试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逾期不得补报。我校对审核通过的考生组织复试,复试合格者即可予以拟录取。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可以申请报考。
申请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限士兵)进行复核。审核或复核未通过的,不得按照“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参加复试,仅可在调剂阶段按规定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报名时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并审核通过,调剂阶段可按规定申请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若报名时未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的,不可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调剂。
第八条 学习方式与录取类别
(一)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1.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2.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二)录取类别
录取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1.录取为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录取时须提交定向协议(定向协议由考生、用人单位和招生学院三方协商签订)。一经录取后,不得变更录取信息中的就业方式。
定向研究生在新生入学时一般不转档案和党团关系,毕业时按定向合同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2.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时应提交档案,转接党团关系,毕业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新生入学报到时若不提交档案,则视为定向研究生,即有就业单位,有固定收入者。
第四章 初试
第九条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初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其中,12月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0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1日14:00-17:00,业务课(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第十条 初试科目详见《云南农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五章 复试、调剂、录取
第十一条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跨学科专业复试的考生(不仅限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是否需要在复试中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由招生学院自主确定。
第十二条 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3个专业学位复试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十三条 我校复试、调剂、录取等具体事宜详见当年发布的复试、录取、调剂等相关办法。
第六章 体检
第十四条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我校体检要求。
第七章 学费与学制
第十五条 硕士研究生学费与学制
云南农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一览表 |
招生类别 | 专业 | 学习方式 | 学费(元/生.学年) | 基本学制(年) | 备注 |
学术学位 | 所有专业 | 全日制 | 8000 | 3 |
|
专业学位 | 农业管理 | 全日制 | 48000 | 3 | 仅国际学院(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
社会工作 | 全日制 | 8000 | 2 |
|
其余专业 | 全日制 | 8000 | 3 |
|
专业学位 | 公共管理(1252)、旅游管理(1254)、工程管理(1256) | 非全日制 | 15000 | 3 |
|
其余专业 | 非全日制 | 10000 | 3 |
|
注:延期毕业研究生超基本学制阶段按上述标准继续缴纳学费。如遇学费标准变动,按云南省最新批示文件和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
第八章 奖助体系
第十六条 国家和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绿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各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具体要求按国家与云南省财政、教育等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发布的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第九章 培养地点及住宿情况
第十七条 培养地点
我校热带作物学院招收的林业(0954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普洱校区培养,“中国现代农业联合研究生院”专项学生的课程学习在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完成;除联合培养等需要,其余硕士研究生在校本部培养。
第十八条 住宿情况
我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住宿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其他
第十九条 推免生招生的相关事宜见《云南农业大学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简章》。
第二十条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住宿、奖助、医疗、档案、户口等方面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详见《云南农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政策知情书》。
第二十一条 我校不提供往年试题,不举办考前辅导班。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与上级文件不符的,以上级文件为准;若国家出台研究生招生管理的新政策,学校有权对上述规定做出调整。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由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咨询与申诉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黑公路495号 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耕读楼附楼127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650201;
联系电话:(0871)65228283;电子邮箱:10676yjszs@ynau.edu.cn ;研究生处网址:http://yjs.ynau.edu.cn。
-------------------------------------------------------------------------------------------------------------------------------------------------------------------- 附相关链接:
链接1-《云南农业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含考试范围及部分参考书目)
链接2-《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含学院简介及导师简介)
链接3-《云南农业大学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报名及录取情况》
链接4-研招网:①《2026研考日程表》;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③《2026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