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30日,2025年云南省科技小院工作会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云南农业大学主办,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和古生村科技小院(集群)承办,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科协指导,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支持。会议以“落地落实 互鉴共享 创新机制 统筹推动”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云南省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

云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管理处王珏处长出席并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小院创始人、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张福锁院士在主旨报告中围绕“科技小院的精神追求和云南实践”为主题展开深入阐述。张院士提到,科技小院的精神在于扎根基层、服务三农,通过零距离接触农民和农业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同时达到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科技人才一体化。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正雄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云南省科技小院在全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已形成一批成功范例,为云南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小院在云南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了完善动态管理、强化政策保障、推动集群化发展等具体要求,呼吁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小院建设,让科技小院成为云南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听取了多位专家的特邀报告和经验交流。厦门大学美育与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徐岚教授分享了科技小院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成果;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教授介绍了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建设经验;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正雄教授详细阐述了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集群)的创建历程和运营模式;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赵芳教授探讨了艺术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
在工作部署和研讨环节,云南省教育厅王珏处长对2025年云南省科技小院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讨论了省级立项建设科技小院的验收评估工作。与会代表还就科技小院工作经验和共享共建建议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启动了云南省地方标准《科技小院建设规范》的制定工作。
会后,与会者一行实地参观了古生村科技小院集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科技小院的建设历程和运营模式,展示了科技小院在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创新成果。
云南省目前已建成80余个科技小院,覆盖全省16个州市。2024年,全省科技小院共助力当地集体经济及农民增收超过3000万元。未来,云南省将继续推动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服务创新模式,为全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